前言:
近日,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圆满收官,大赛走过“四季”,不断成长,收获丰硕成果。本届大赛共征集5G应用项目12281个,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参与单位近7000家,涵盖行业领域20+。经过为期6个月的激烈角逐,最终决出三类奖项:全国赛奖项(含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标杆赛奖项(含金、银、铜奖)、特色奖项(含红色党建奖及通用产品奖),规模、效果、影响力再创新高。
5G应用“扬帆”远航的号角已经奏响,我们在这里共同领略本届大赛优秀获奖项目的风采,体会5G与各行业融合应用的变革,感受5G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活力,共享5G应用之花绽放的丰硕成果,同创5G应用规模化发展的新时代。
深圳燃气:5G+智慧燃气数字赋能超大城市公共安全
获奖等级:全国赛一等奖
牵头单位: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联合单位: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市智慧城市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深圳市福田区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城市燃气、燃气资源、综合能源和智慧服务为一体的公用事业上市企业,项目遍布13个省区、57个城市,覆盖人口超2000万,是A股市值及营业收入最高的城市燃气上市公司之一,国内燃气行业科技创新领军企业和智慧运营先行者。
随着能源革命的持续深入、城镇化规模的持续扩张,燃气行业急速增长的燃气管网规模与劳动密集型安全管理的矛盾、庞大的信息与落后的管理方式的矛盾、传统客户服务模式与用户数字化体验的矛盾等已成为产业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同时伴随市场竞争压力的进一步加剧,利润空间也受到明显挤压。深圳燃气积极推动5G、AIoT、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推行无人化、机器代人、数字化决策等,利用技术手段提升安全运营水平,实现降本、提质、增效,为我国城市燃气行业树立了标杆。
l “1+9+N”立体化升级方案
深圳燃气以城市燃气三大安全主体(管网侧、场站侧、用户侧)运营领域提质增效为目标,并实现与政府相关单位的数据融通,打造了一套5G+智慧燃气数字赋能提升城市公共安全运营水平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方案总体可概括为“1+9+N”立体化升级方案,包含“1个深燃大脑、9个运营场景、N类数据赋能城市公共安全”,以5G技术作为串起各数据要素快速可靠流通的“大动脉”,实现无人机、AI监控、海量智能终端等感知设备与燃气运营的深度融合应用。项目先后获批工信部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项目、深圳市发改委5G创新应用发展首批扶持计划等。
通过部署百万级感知设备、建设城市级广域专网、打造智慧化管控平台,完成“云-网-边-端”整体建设,构建“地-空-天”一体化智慧燃气解决方案,实现深圳本地燃气运营全场景广覆盖。
l 智慧化平台建设:构建全城一张网,支撑数字化燃气运营
打造城市级5G专网、物联网平台、城市级燃气数字孪生管网、工控网络安全防护平台,全面保障和提升了城市燃气网络平台承载力与安全防护能力。通过5G网络与智能化操作平台,统一接入、管理超百万5G智能终端设备并完成多维度大数据分析,实现立体化的“一屏感知燃气运营全局”。
l 运营方式大变革:部署海量5G终端,赋能高质量燃气运营
(图:无人机巡线)
利用5G大带宽等特性,引入无人机飞巡方式排查山地燃气管线安全隐患,解决了传统人工徒步巡查山地管线的痛点(道路崎岖巡查难、蛇虫鼠蚁风险高、巡查周期长、隐患发现及时率低等)。实现山地管线1天2巡,及时发现管线周边的非法施工、地质灾害等情况,隐患发现及时率提高8倍,巡线人数减少约90%。
(图:第三方工地AI监管)
利用5G大带宽、可移动的特性,在第三方施工工地灵活部署5G+AI视频电子布防,解决了传统第三方工地管理的痛点(工地分散难管理、大量人力投入监管效率低等),有效防范了城市燃气管网外部损坏的最大威胁。实现重点工地24小时在线监控、视频取证与远程联络,实时发现非法施工和违规行为,巡查人数减少约70%。
(图:燃气场站智慧化运营)
利用5G、AI等技术,在核心燃气场站部署智能巡检机器人与AI监控,解决了燃气场站运营管理的痛点(潜在泄漏风险点量大、人工巡查效率低、事故后果严重等),提升了城市燃气核心设施智慧化运营与安全运行水平。实现数万个潜在泄露风险点机器人自动巡查、人员违规行为与外部侵入24小时智能监控,巡查人数减少约60%。
深圳燃气坚持广研、广用、广生态,重点构建了技术、产业和城市安全治理生态体系,布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自主打造的燃气完整性管理系统、燃气数字孪生管理平台、工控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国产化PLC&RTU、物联网安全接入网关、“深燃芯”等具备良好的行业应用与推广价值。科技创新每年投入超3亿元,拥有8大创新载体、21个技术生态伙伴、58个标准、198项专利等,成立6家科技公司,覆盖智能终端、智慧服务、智能检测、系统平台等业务,为5G+智慧燃气持续迭代与产业规模化推广提供了坚实基础,为燃气行业安全高效运营提供了“湾区范例”。
一种基于5G MEC的VR虚拟现实超声教学创新应用
获奖等级:全国赛一等奖
牵头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联合单位:深圳望岳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深圳信息通信研究院
深圳作为国家技术创新及产业应用的先进城市,一直走在医学和科技发展的最前沿。为了更好地促进智慧医院的建设,2017年由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联合虚拟现实龙头企业HTC战略投资的孵化平台深圳麦迈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建立了虚拟现实医学实验室,开始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2018年,国家卫健委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联合签署了合作协议,将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联合共建国家级“虚拟现实临床应用示范基地”。2021年,为更好地赋能医疗产业,以虚拟现实超声影像培训为实验室研究开发切入点,开创了5G+虚拟现实在国内超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领域及医师继续教育领域系统化应用的先河,将最先进的5G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与临床应用进行产学研多点融合,让虚拟现实技术为医疗产业赋能,驱动产业创新,从而推动医疗产业发展,提升医疗公共领域服务能力。
l 5G+VR实现妇产科超声真实案例实时汇聚平台
对于妇产超声医生的培养而言,面临诸多困难。出于个人隐私的考虑,孕妇一般不愿意在接受超声检查时让规培医生“围观”学习。此外,现场围观教学过程中以观为主,缺少亲身操作实践的机会,学习效率低,再加上传统模拟培训系统花费成本较高,能提供的培训案例实在太少,医师成长周期长。
针对上述痛点,项目利用5G+VR等技术,搭建全国共享的5G+虚拟现实临床应用公共服务平台,攻克超声虚拟现实技术的核心难点,实现妇产科超声真实案例实时汇聚平台,进而让妇产科超声医师培训从可遇不可求的围观学习转变为随时随地沉浸式的真实案例学习,更全面、更体系化地传授超声诊断操作方法和诊治技巧,大大缩短妇产科超声医师的培养周期。
l 5G MEC+VR实现妇产超声医师培训
以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与继续教育发展中心的全套超声医学专科能力建设专用初级教材为基础,将书籍内容和案例进行电子化编辑处理。同时高精度还原各部位完整的三维正常声像图和病例声像图,模拟超声机实际成像操作,并进行图像冻结、亮度及对比度调节,支持查看对应部位的血流及频谱数据。医师在5G环境下,利用VR眼镜即可身临其境地进行不同病例的超声培训。
项目首先在北大深圳医院超声科经过专业医生指导进行规范化培训落地应用,这在深圳卫视《我的白大褂》之规培医生的节目中做了专门的采访和报道,其在医学院校以及规培医生的教学实习中具有很强的使用价值,已进一步推广至深圳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等,现已培养医生超300名。
联通5G助力格力智慧工厂,安全体系护航企业数字化转型
获奖等级:全国赛一等奖
牵头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郑州市分公司
联合单位: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联通数字科技科技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格力电器(郑州)有限公司位于郑州市高新区,总占地面积2255亩,投资超过40亿元,年产家用空调600万套、压缩机600万台、电机1200万台,是华中地区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日产值超过3千万元。自建厂之初,郑州格力就定位为格力集团智能制造的探路者,并制定了清晰的目标,即秉承精益理念,价值创造使命,建立一个高度灵活的个性化、智能化产品与服务的生产模式。河南联通与格力共同在格力工厂园区实施5G+边缘计算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探索,通过5G工业物联网、边缘计算、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格力工厂生产应用系统融合,降低人工成本提升效率,逐步打造工业互联网5G应用行业创新示范标杆。
l 5G技术构建集约化工厂物联网管理体系
5G+IOT平台,构建工厂物联管理体系,打通格力智汇平台10套子系统,将工厂原有零散接入的产线设备进行统一集约化管理。
5G+机器视觉检测平台,解锁自动质检新技能。构建AI模型训练平台和AI推理平台,集约化支撑全厂区200+应用场景,提升了多工位复制的算法兼容性,大幅降低了部署成本。
5G+云化AGV,对物流车进行了5G改造,建设AGV统一调度平台,按需调度,实时优化,保证整个格力AGV永不掉线,真正实现了机器替代人工的目标。
5G+无人机巡检,实现360度无死角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以5G移动网络为媒介,主动侦测隐患,协同联动告警,全局监控,已消除隐患点23处。
在部署5G网络的同时,同步打造云管端一体化的安全防护体系。通过动态防火墙、双因素认证等安全手段,实现了全环节、全流程的防护,助力生产运行安全高效运转。同时,格力内部安全态势感知与联通网络侧态势感知联动,在保证格力自身安全的同时,提升行业安全并服务国家安全,形成了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事后响应溯源的主动安全防护体系。
l 坚持自主创新,追求完美质量
企业数据存储类年降本约300余万元,数据准确性达99.999%;AI质检准确率由95%提升到 99%,预计节约前端硬件成本100万元;已实现联网设备200余台实现运维降本15%,运维人员减少5人。
以“坚持自主创新”+“追求完美质量”为核心价值观,对内,打破数据壁垒,实现全厂2700台重点设备联网改造,打造面向关键生产环节、重点场景的工业APP;对外,持续发挥龙头示范效应,技术赋能1000家中小企业,助力全省企业上云计划落地,建设离散制造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提升产业协同效率。
践行《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等政策法规要求,运用创新运营商+客户+终端供应商联合研发模式,依托联合实验室,产教研融合,定向培养5G、安全相关人才,网络服务与安全服务相结合,引领各行各业5G+应用安全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