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主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5G应用产业方阵、IMT-2020(5G)推进组、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以及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已于2021年5月16日正式启动,本届大赛以“融惠百业、智享未来”为主题,将聚焦5G应用热点领域及关键环节,着力推动5G应用关键共性技术、通用产品突破,选拔并孵化一批创新能力突出、应用效果优秀、市场前景可观的项目,提升用户5G体验,助力5G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一、专题赛介绍
为推进5G技术与智慧交通发展融合创新,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主办,中移智行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智能网联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信通院车联网创新中心(成都)有限公司承办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智慧交通专题赛。专题赛以“5G强交通·数智创未来”为主题,旨在结合智慧交通发展实际需求,挖掘相关创新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促进跨行业合作,推动技术与资本融合,培育并孵化面向5G的智慧交通创新技术和产品,增添5G新动能。
二、项目征集
1、项目征集时间:
即日起至2021年7月25日。
2、项目征集范围:
专题赛面向全社会征集基于5G的智慧交通相关创新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主要包括如下9个方向:
序号 | 方向 | 主要涵盖内容 |
1 | 5G车路协同/车联网 | 利用5G、V2X等技术,形成的车路协同示范区、自动驾驶测试场、矿山/园区等封闭场景自动驾驶、特种车辆自动驾驶、网联无人自动驾驶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探索5G车联网新应用。 |
2 | 5G智慧港口/航运 | 利用5G技术,实现港口/航运管理信息化、生产自动化、运营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如港机远控、智能理货、多式联运、数字货仓、自动靠离泊、龙门架自动检测、智慧闸口等。 |
3 | 5G智慧公路 | 利用5G技术,实现公路/高速信息化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如视频联网、路网监测、道路养护等。 |
4 | 5G智慧公交 | 利用5G技术,实现公交智能化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如智能调度、监管监控和安全辅助驾驶、公交大数据等。 |
5 | 5G智慧物流 | 利用5G技术,实现智能仓储、智能园区、智能配送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如AGV自动搬运、自动盘点、智能物业、园区信息化、冷链运输管理等。 |
6 | 5G智慧铁路 | 利用5G技术,实现高铁(火车)等运行以及火车站等场景智慧应用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如为车站管理和铁路运营提供智能指挥调度、安全作业管理等。 |
7 | 5G智慧民航 | 利用5G技术,实现机载地空通信、智慧机场、网联无人机等领域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 |
8 | 高精度定位和地图 | 利用“5G+北斗”赋能交通行业,利用高精度定位和地图技术实现的交通领域的解决方案和应用实践。 |
9 | 5G车载应用 | 通过大带宽、低时延的5G通信,实现基于高清视频、AR/VR、高精度地图下载等人机交互、娱乐社交、智慧导航等应用功能,提升车辆智能化水平和司乘驾驶体验。 |
3
3、参赛对象:
(1)在中国境内注册的企业、事业、科研院所、学校等单位,行业组织,团队或个人;
(2)参赛项目的创意、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单位、团队或个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无知识产权纠纷;
(3)参赛单位、团队或个人无不良记录。
4、报名方式:
专题赛采取自愿报名、公开竞赛的方式,参赛单位、团体或个人按照项目申报要求通过大赛官网(http://www.5gaia.org.cn/)注册成功后下载常规赛项目提交模板,进入报名页面提交项目(填报页面中需选择“智慧交通专题赛”赛道),项目材料一经提交将不可修改或删除,请参赛单位、团体或个人确认项目信息填写无误后再提交申报。专题赛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
三、赛事安排
1、初赛评审:2021年7月下旬-8月
由评审专家组对申报项目开展初评,选出入围项目参加专题赛复赛、决赛。
2、复赛、决赛评审:2021年8月-9月
对入围项目组织开展复赛、决赛评审。复赛、决赛拟采取线上或现场展示和答辩的方式,入围项目单位或团队通过PPT或VCR展示、项目陈述、回答评委提问等,对参赛作品进行全方位展示介绍。评审专家根据参赛作品展示和现场答辩情况进行评分,最终评选产生一、二、三等奖。
3、颁奖仪式在专题赛名次决出后的当天举行。
4、2021年10月中下旬组织优秀项目参加全国总决赛。
四、激励机制
1、奖项设置
专题赛设置一、二、三等奖若干名,特色奖若干名。
2、配套支持
(1)优秀作品会获得丰富的宣传推广、技术培训、资本资源对接、商业落地等服务。
(2)开展项目路演和方案验证,为优秀作品提供展示的机会,提升产业意义。
(3)优秀项目推荐进入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总决赛,并有机会在中国移动创客大赛/合作伙伴大会、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参办的智慧交通产业活动上进行展示。
(4)优秀项目涉及合作伙伴,纳入中国移动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智慧交通合作伙伴库,并在后续合作伙伴招募中优先。
(5)依托中国移动行业互联网+和创空间,为优秀项目提供后续孵化服务。
五、联系方式
戴国玉, 13564150474, daiguoyu@cmsr.chinamobile.com
申智文,15201317100,shenzhiwen@chinamobile.com
宋杰,18108127760,songjie@caict.ac.cn